中新网上海9月22日电 (浦帆)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22日在上海举办,《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3)》(简称《报告》)在该论坛上发布,上海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三名。
《报告》显示,自2014年首期指数发布以来,这十年中已逐渐形成新加坡、伦敦、上海三大航运中心领衔,亚太区域航运中心持续崛起,欧洲、北美重点航运中心趋于稳定的发展格局。
最新一期指数结果显示,2023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比雷埃夫斯、宁波舟山、纽约-新泽西。相较去年,前十城市总体保持稳定。受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影响,国际航运资源集聚与配置能力随着货物流、贸易流、资金流等要素逐渐东移,亚太地区航运中心能力不断增强。
十年来,国际航运中心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14年的前10名城市中,中国大陆只有上海入围,前20名中也仅有上海、天津、宁波三地上榜。最新一期结果显示,上海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三,宁波舟山连续三年位列前十,中国共有六座城市入围前20名,且总体排名较十年前均有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实现十三连冠,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上海港连续12年位列全球榜首。《报告》认为,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与枢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营商政策友好,人口受教育程度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其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航运中心。此外,宁波舟山拥有优秀的港口硬件条件及业务规模,青岛港发挥山东省港口集团的协同优势,近年来综合竞争力进步迅速。
长期以来,中国港口群在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等“硬实力”指标上遥遥领先,但在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软实力”指标上相比伦敦、新加坡等老牌航运中心仍有不小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最新一期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评价结果显示,上海连续第五年排名全球第三,航运服务“第一梯队”地位更加巩固。(完) 【编辑:陈海峰】
中新网忻州9月22日电 (吴琼)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又到一年丰收时。“我们将以办好此次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为契机,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文明,加快特优农业提档升级,推进和美乡村建设。”22日,山西省忻州市委副书记刘卓良说。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忻州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忻州杂粮专场推介会在山西忻州开幕。吴琼 摄
当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忻州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忻州杂粮专场推介会在山西忻州开幕。
忻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黄河入晋第一市,是汾河、桑干河、滹沱河的源头,耕地面积900余万亩,为天然的优质杂粮黄金产区,有“中国杂粮之都”美誉。以谷子、藜麦、糜黍、红芸豆、亚麻籽、高原莜麦、甘甜红薯、甜糯玉米为主的杂粮产品享誉全国,以“代州黄酒”为代表的特优产品正加速崛起。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忻州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忻州杂粮专场推介会在山西忻州开幕。吴琼 摄
近年来,忻州市全链条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杂粮是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面积之广、产量之多、品种之丰,居全省之首。忻州把杂粮作为全市战略性产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走绿色生态路、打特色优质牌,以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为抓手,抓产业布局、示范引领、龙头培育、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推进杂粮全链条、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忻州市全链条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吴琼 摄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岳继和介绍,山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多样、物产丰富,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大省之一,素有“小杂粮王国”美誉。
依托特有的资源禀赋,山西实施“特”“优”战略,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推进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形成“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忻州市全链条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吴琼 摄
忻州杂粮专场推介会上,筛选忻州杂粮品牌下“一粱、二薯、三麦、四米、五豆”中“土特产”优品好物进行推介,邀请专家、相关机构齐聚一堂,围绕杂粮营养价值、食用杂粮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主题演讲,并面向民众推介忻州杂粮“土特产”产品,助力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
其间,还将举办杂粮产品展示展销、特色农业专业镇推荐、非遗及手工艺品展、杂粮美食节及旅游季等多项活动,内容形式丰富,乡土气息浓厚。
图为展出的特色农产品。吴琼 摄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享农业劳作、农民创造、农村改革的喜人成果。”刘卓良期望,也欢迎大家到广袤的乡村大地走一走,领略忻州金秋的丰收风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