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不仅是激情昂扬的体育盛会,也是展示举办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还是促进文化交流交融的平台。从举办城市的文化底蕴,到会徽、吉祥物、火炬、奖牌等的设计,再到亚运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杭州亚运会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杭州和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5个协办城市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拥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闻名于世。
在本届亚运会视觉设计和活动筹办中,“西湖”元素多有呈现。吉祥物“莲莲”的名字源于西湖中的莲叶,寓意纯洁、高贵与祥和。戴着荷叶形头饰,以三潭印月为顶,“莲莲”颇具山水意蕴。断桥、三潭印月等西湖胜景,也镶嵌在奖牌“湖山”之上。开幕式上,以“西湖”为代表的诗画江南令人赞叹。
亚运场馆也呈现出中国韵味。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馆“大莲花”和“小莲花”、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等充分展现了建筑之美和人文之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外形像是张开双翅的蝴蝶,也蕴含着破茧成蝶、争创佳绩之意。
绍兴是承办亚运比赛项目最多的协办城市。绍兴聚焦视觉形象,运用丝绸、水乡、书法等文化元素,打造了外形如“蚕茧”的攀岩馆、远眺如“书卷”的棒垒球馆,诠释了浓浓的“江南味”。
绍兴将山、水、桥与亚运元素结合,打造了稽山鉴水、江南桥乡等十大精品景观。在亚运会开幕式暖场节目中,越剧、绍剧等绍兴文化元素精彩亮相。在运动员住宿点,绍兴还精心布置了乌篷船、兰亭等元素,让运动员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9月29日晚上,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开赛前,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内上演了一场裸眼3D展示。在跑道上呈现的影像中,许多田径项目运动员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奔跑,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从融入青花瓷、牡丹等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礼服,到以南宋官窑花觚为灵感、由东阳木雕制作的“硕果累累”颁奖花束,再到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火炬“薪火”等,杭州亚运会处处体现着江南韵味。
“杭州亚运会核心图形‘润泽’展现了温润万方的气韵,色彩系统也具有鲜明的杭州韵味,共同塑造了本届亚运会的美学基调。”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许德清表示,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分别代表了杭州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亚组委在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和媒体村各设有一个文化屋,将现代科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多维度的体验。3个文化屋主题各不相同,运动员村是乐活主题,媒体村是雅集主题,技术官员村是国风主题。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模式相结合,3个文化屋提供文化展示、非遗活动、数字化体验等服务,让亚运会参与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赛事期间,3个文化屋展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40余个非遗项目。亚运村开村以来,杭州亚组委已举办了140多场非遗展示活动。
浙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运动员村,“宋嫂鱼羹”等杭帮菜以及杭州名点“定胜糕”深受运动员喜爱。各亚运分村运动员餐厅还精心组织民间特色美食展示和饮食文化交流活动。萧山亚运分村运动员餐厅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作品,淳安、桐庐亚运分村推出了古风茶歇、猜灯谜、古筝表演进餐厅等文化活动。宁波亚运分村里,象山鱼拓、泥金彩漆等展示吸引了众多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前来观赏。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宁波10月3日电 为期7天的杭州亚运会帆船比赛日前在宁波象山落幕。2021年3月完工的亚帆中心和整个赛事的组织得到了世界帆联主席李全海和首席执行官大卫·格雷汉姆的称赞。
亚运会帆船帆板项目共设置了14个比赛项目,共有129名运动员参与了金牌的竞逐。中国帆船帆板队是这次比赛的最大赢家,共获得8枚奖牌。紧随其后的是泰国队和新加坡队,各获得7枚奖牌。除诞生金牌外,亚运会作为巴黎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资格体系中重要的一项赛事,还在男子单人艇、女子单人艇、男子水翼帆板、女子水翼帆板以及男子和女子水翼风筝板项目上共产生6个奥运会参赛名额。
宁波象山亚帆中心 世帆联 供图
“我们在世界级的竞赛场地上,看到了世界级的帆船比赛。亚运会帆船帆板14个项目的竞赛水平都很高。正如我们不久前在世锦赛上看到的那样,这证明了亚洲帆船运动的日益强大。”世界帆船联合会主席李全海说,“这归功于世界帆船联合会的亚洲成员协会,是他们的努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
象山亚帆中心也给李全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里为运动员们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了完美的舞台。这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场地,我相信它将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帆船运动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当地的帆船帆板运动将从中持久获益。”
李全海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陈勇名 摄
世界帆船联合会CEO大卫·格雷汉姆说:“当我来到亚帆中心时,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去描述它。无论是为运动员和官员服务的设施,还是存放船只的区域、避风港,都是世界级的。亚运会帆船项目的组织也是一流的,由当地专家和其他国家的专家组成,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做得非常出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