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临沧10月3日电(黄兴鸿)2023年中缅“阿数瑟”山歌会暨友谊运动会于10月2日晚收官。在当晚举行的颁奖晚会上,镇康县陀螺爱好者杨建荣、赵文清展演的在铁钉、鸡蛋上转磨盘陀螺技艺惊艳全场。
图为10月2日晚,杨建荣(左)、赵文清(右)展演鸡蛋上旋转磨盘陀螺。黄兴鸿 摄
9月29日至10月2日,2023年中缅“阿数瑟”山歌会暨友谊运动会在云南西南边陲临沧市镇康县举行。该县与缅甸接壤,是云南19个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之一。
本届“阿数瑟”山歌会包括开幕式主题晚会、歌王歌后争霸赛、最美弦音赛、好声音赛、打歌套路赛、“中缅胞波同唱一首歌”演唱会,参赛参演人员488人。中缅友谊运动会包括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气排球比赛、射弩比赛、磨盘陀螺比赛、半程马拉松赛7个赛事,共32支代表队1279名运动员参赛。
2日晚举行的颁奖晚会上,45岁的杨建荣和43岁的赵文清展演了磨盘陀螺的高难度玩法,两人各自将3个旋转的磨盘陀螺放到了与筷子一般粗细的直立铁钉上继续旋转,随后又各自将旋转的磨盘陀螺放置到鸡蛋上。精彩的表演,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图为10月2日晚,赵文清展演铁钉上旋转磨盘陀螺。黄兴鸿 摄
展演结束后杨建荣告诉记者,镇康县陀螺文化历史悠久,除了有传统的高杆陀螺,还有形似磨盘而得名的磨盘陀螺。磨盘陀螺在镇康及缅甸较为流行,打法及玩法多样。磨盘陀螺一般用质地坚硬的油梓木制作,顶部平滑,脚尖上钉有铁钉。其听闻有先辈曾让陀螺在鸡蛋上旋转,但现实中一直未见有人做到,于是自己不断练习,于2013年挑战成功。通过经验总结和练习,杨建荣现在还能在很细的钢丝上旋转磨盘陀螺,他表示以后会继续探索陀螺新玩法挑战新难度。
图为中缅“阿数瑟”山歌会暨友谊运动会上的磨盘陀螺比赛。黄兴鸿 摄
赵文清介绍,当晚展演所用的磨盘陀螺重约1.3公斤,展演前仔细用酸蜂蜂蜡做了平衡校准。
据悉,镇康县的陀螺爱好者较多,40%以上的村寨建有陀螺场,也催生了杨建荣、赵文清等一批人从事陀螺制作及维修工作,陀螺售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完)
(经济观察)打通国际运输“大动脉” 中欧班列铺就开放“新丝路”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打通国际运输“大动脉” 中欧班列铺就开放“新丝路”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在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起点——连云港,一个个满载货物的集装箱从这里搭乘中欧班列走进相隔万里的千家万户。
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飞驰的中欧班列化身为连接东西的纽带,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圆了“出海梦”。小到义乌小商品,大到机械装备、汽车及配件,在哈萨克斯坦,当地民众不仅能买到经连云港中欧班列运来的各种商品,还有机会参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矿产、酒类等货物也通过返程的中欧班列不断运往中国。
近年来,连云港中欧班列开行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截至目前,连云港中欧班列已经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4个铁路出境口岸,实现对中欧、中亚地区主要站点的全覆盖,开行至中亚五国以及中吉乌、中蒙、中俄、中欧、中土(跨里海)共6条班列线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以连云港为代表的起点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一支支“钢铁驼队”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义乌等地出发,通往德国、波兰等国家,成为连接内外、贯通东西的国际运输“传送带”。
作为跨大洲、长距离、大运量、全天候、绿色低碳的新型运输方式,中欧班列“黄金通道”潜能持续释放。
“安全可靠、快速便捷,中欧班列很‘靠谱’!”上海台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孔卫东说,以前公司把货物从郑州运到德国汉堡,通过传统海运需要40多天,而现在用中欧班列全程只需要15天,时间大大缩短;且中欧班列不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全程安全可靠。
内蒙古嘉泽木业有限公司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中欧班列带来的红利。据负责人郭进海介绍,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木材每吨较公路运输大约可节约运输成本5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以目前每年20万吨的实际消耗量来测算,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可为公司节约近千万元的运输成本”。
随着中欧班列车次越开越密,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企业通过这条“黄金通道”搭建起贸易桥梁,为亚欧经贸往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十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专家分析指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亮丽的互联互通工程,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建设亚欧大陆桥上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有效打通了跨国贸易的堵点,激活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
如今,千年古道“驼铃”回响,新丝路故事正在续写。(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