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曼谷10月3日电 题:泰国外交部前部长杨金泉:“一带一路”让泰国获得前所未有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 李映民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泰国地处东盟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一。近日,泰国外交部前部长、泰国格乐大学校长杨金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让泰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日,泰国外交部前部长杨金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让泰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新社记者 李映民 摄
杨金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从一个理念发展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泰中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相通,长久以来,两国保持友好伙伴关系,互利共赢。特别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泰中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出现了更加强劲的势头,给泰国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谈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的成就,杨金泉表示充分认可和赞扬。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泰在经贸、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深化合作。杨金泉作为泰国格乐大学现任校长、多所大学的董事会主席,欣喜于看到两国合作不断深化,也为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泰中教育、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发挥个人力量而自豪。
杨金泉透露,他目前正在为建立三个研究院做准备:第一个研究院是泰国—中国—东盟研究院。此研究院的设立是为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研究资源的信息汇集平台。希望通过学术活动、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及政策咨询等方式,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及发展作智库支撑。目前,该研究院已经在泰国格乐大学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第二个研究院是灾害管理研究院。作为联合国亚洲防灾中心(Asian Disaster Preparedness Center (ADPC))董事局主席,杨金泉相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若能共同商议降低灾害、减少人员伤亡的措施将非常有益。
第三个研究院是领导力发展研究院。杨金泉介绍称,该研究院将赋能“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让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能够共同商议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既为泰中两国携手推动新发展奠定基础,又为两国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实现政策、项目、产业等方面的对接提供了参考。
杨金泉十分重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他认为“一带一路”所能带来的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将通过教育合作来实现。他建议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吸纳高质量人才,最大限度提升竞争力,促使更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杨金泉认为,教育合作能够更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了解和交流,让更多国家的民众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他说, 加强泰中教育合作,促进区域教育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一专多能”的行业人才,使他们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将为“一带一路”谱写新篇章,共创泰中两国的繁荣未来。(完)
10月1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决赛在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举行,中国组合樊振东/王楚钦4比0战胜韩国组合张禹珍/林钟勋,夺得该项目金牌。 中新社记者 田博川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3日电 (钱晨菲)2日晚,杭州亚运会上乒乓球项目赛事收官,中国乒乓球队共摘得除女双外的六枚金牌。对于本次比赛,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国际乒联名人堂入选者邓亚萍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国乒在总体发挥上展现出了强劲实力,表现出了应有自信,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乒乓球从不缺少对手。
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如今的杭州亚运会,邓亚萍见证了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33年弹指一挥间,北京亚运会还历历在目,那时我还是一名小队员,虽然当时我已经在1989年世乒赛上拿了女双冠军,成为国乒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但当时媒体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转播有限,国人真正认识我就是北京亚运会,那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赛事。”邓亚萍说。
她回忆,“彼时民众的热情和期待空前高涨,非常希望我们在家门口的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能够包揽7块金牌,但很快男团输了,女团压力很大。女团决赛我们与韩国队激烈比拼,其中一局一度打到了28:28,最终我们赢了。赛后回到亚运村时,宿舍门上贴满了其他队伍写得密密麻麻的庆祝纸条,那种大家庭的感觉非常温暖。”
正是那次比赛,邓亚萍开始名声大噪,小个子乒坛传奇登场了。在邓亚萍看来,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轨迹不谋而合。
“中国乒乓球有很多优秀的后备力量,从传统眼光看,我因为个子小所以不是一个好苗子。正是因为种种质疑,让我不断审视自己,锻造了我不同于常人的‘狠、快、怪’的打法以及强大的意志力,这才让我得以取得成功。”邓亚萍说。
从北京到杭州,坐在杭州亚运会乒乓球项目的观赛席上,邓亚萍感慨万千,“30多年,中国社会发展迎来巨变、中国体育事业也快速发展,但中国运动员勇攀高峰、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未曾改变。不论是北京亚运会、广州亚运会,还是杭州亚运会,中国都对外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让更多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谈及本届亚运会,邓亚萍表示她非常欣赏中国年轻运动员敢于展示的个性一面,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年轻人就应该这样,运动员更是要锋芒毕露,要敢于赢,敢于去表现自己,赢就是要赢彻底。”
对于中国总能出现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认为这得益于注重运动员的个性化培养。“我们会对国家队每一位队员的打法、风格进行精雕细琢,在一代又一代传承的同时,强调个性化的培养和挖掘。例如马龙和樊振东的打法就非常不一样,马龙步伐好、正手好,樊振东则以反手见长。不仅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中国乒乓好手如云,国家队队员说不准就会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小将的实力也不可小觑。”
高手频出也离不开民众基础。邓亚萍表示,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性非常好,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一支专业队,再加上民众基础非常好。可以说中国人对乒乓球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乒乓球不能简单地说明白为什么中国强,其关键在于为什么中国人会一代又一代不断地传承、创新,在沉淀的同时再发扬。
杭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单半决赛中,中国队王楚钦4:2战胜中国香港选手黄镇廷。田博川摄
结合本届亚运会各国家和地区选手的表现,邓亚萍直言,中国乒乓球队的主要对手都集中在亚洲,总体实力很强,所以亚运会乒乓球项目的奖牌竞争难度并不低于奥运会。放眼世界,中国乒乓球更是从不缺少对手。
如其所言,从较早前的瓦尔德内尔,到东京奥运会上的伊藤美诚,再到杭州亚运会女双项目“爆冷”,中国乒乓球队一直面临着挑战。
“运动员都有很强大的内心,我们能赢同时也能输,输了我们争取明天扳回来,赢的话也不等于明天就能继续赢。我们要保持一个非常平稳的心态,去认真总结输和赢的关系,更好地要去把握自己、去面对输和赢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运动员来讲,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知道自己有多强大。”邓亚萍表示。
同时在她看来,乒乓球不仅是竞技项目,更是文化融通桥梁。“中国如何把乒乓球继续传承好、发扬好非常重要,我们有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我相信,从未来的角度看,乒乓球将一直是沟通中外的文化符号之一,并发挥出更大作用。”邓亚萍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