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邯郸9月22日电 (记者 王天译)22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局主办的邺城考古·2023学术研讨会暨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举办,来自国内外近百名考古专家、学者参加活动,并对邺城考古展开深入的学术研讨。
9月22日,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在河北邯郸临漳县举办。中新网记者 王天译 摄
临漳古称“邺”,曾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邺城遗址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叠压在大城市地下的大遗址,经过40年的考古研究,不仅确认了邺城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肇始地、建安文学的发祥地、佛学弘传中兴地和多元文化碰撞地,还挖掘出了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支撑。
邺城考古中,北朝佛寺塔基发掘项目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发掘项目被评为2012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邺城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邺城遗址而建,规划面积近30平方公里,以“四大展示区”为核心,即三台遗址展示区、邺南城宫城展示区、朱明门中轴线展示区、邺南城宗教礼制区。
活动期间,来自国内外的考古专家、学者对邺城博物馆、铜雀三台遗址公园、邺南城宫殿区遗址、核桃园北朝佛寺遗址、邺城考古博物馆等进行考察调研,并就东亚地区古代都市考古与历史、中古时期佛寺考古与造像艺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运营)进行探讨。(完)
中新网杭州9月22日电 (王题题)在浙江杭州,每年火柿丰收季,到西溪采摘柿子已经成为杭州人的必选活动。随着秋意渐浓,西溪湿地丰收喜讯如期传来:园区内7000多棵柿子树果实累累,火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在阳光下半透着光,分外喜人。
2023杭州西溪火柿节开摘活动现场。 西溪湿地 供图
9月22日,2023杭州西溪火柿节开摘活动在园区内的绿地举行。现场,汉服爱好者、市民游客跟着国风博主喜悦、货郎一青体验柿蒂纹印染手工制作,近距离感受柿子的传统美学,还了解了省级非遗——炝柿的制作过程。此外,游泳世界冠军吴鹏、萌萌哒亚运“三小只”宸宸、琮琮、莲莲也来到采摘现场,在浓浓的亚运氛围中,大家共同祝愿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召开。
亚运“三小只”亮相西溪火柿节开摘活动。 西溪湿地 供图
2023杭州西溪火柿节以“与亚运同行享丰收盛‘柿’”为主题,举办时间为9月22日至10月15日。与火柿节同步启动的,还有洪园奇妙游和西溪O?有氧生活市集:洪园奇妙游融国风市集、宋韵演艺、非遗彩灯、草坪音乐会以及各种精彩的沉浸式互动于一体,带给大家一场奇幻的西溪之旅;蒋村慢生活街区西溪O?有氧生活市集上,农夫甄选、健康轻食、潮玩好物应有尽有,邀请大家到西溪探索绿意生活,延续自然浪漫。
据悉,西溪一带自古盛产柿子,有“古荡方柿天下闻”的美誉,也曾有“五常柿子不到场,苏州市场不开行”的说法,可见西溪柿子的市场地位非同一般。
国风博主喜悦、货郎一青运送西溪火柿到活动现场。 西溪湿地 供图
西溪柿子有火柿、扁柿、方柿三个品种。其中,火柿又叫“树头红”,属较早成熟的品种,甘甜多汁,南宋时期曾作为贡柿,闻名遐迩。方柿、扁柿个头相对较大,当地人会将约七成熟的方柿泡进石灰水中,做成脆脆甜甜的“炝柿”,蒋村炝柿制作工艺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溪火柿开摘的现场。 西溪湿地 供图
每年火柿丰收季,到西溪采摘柿子已成为杭州人的必选活动。今年火柿节期间的周末节假日,市民游客可在洪园藕香桥、周家村大码头零售店购买快乐柿民采摘券,摘一篮柿子带回家;“我在西溪有棵大柿树”公益认购也在火热进行中,市民游客可承包一整棵柿子树,与亲朋好友共享西溪专属甜蜜。(完)